首页

优美国产

时间:2025-05-30 05:14:01 作者:加强国际合作 共享人工智能发展红利 浏览量:36929

  中新社天津5月29日电 (记者 刘亮)面对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态势,国家间如何携手加强合作,共享人工智能发展红利?29日在天津举行的“2025中国—上海合作组织人工智能合作论坛”上,与会者围绕此话题各抒己见。

  当前,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加速突破,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,但也面临着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不均衡,多边治理体制不健全等难题。

 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黄如指出,纵观世界,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合作的新焦点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。上合组织是世界覆盖面积最大、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,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多样化应用场景。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,将为上合组织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  当前,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走在世界前列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4月,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过150万件,占全球总量近四成,位居世界第一。“中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,正积极致力于为世界提供更多人工智能公共产品。”黄如说。

  不仅是中国,不少国家都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,并加大推广应用。正如俄罗斯政府部门与会者所强调,人工智能已成为一种新的石油,是一种面向未来的重要资源,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处理领域的相关解决方案,能有效提高国家治理和公共行政效率。

  上合组织也对加强人工智能的国际合作进行了初步展望。据上合组织副秘书长奥列格·科佩洛夫在会上介绍,该组织未来计划展开人工智能联合研究工作,完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,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,有效应对医疗健康、农业灾害防控及气候变化等领域面临的全球性挑战。

  与会者普遍认为,开展人工智能国际合作,势在必行。一方面,人工智能带来便捷和高效的同时,也带来了潜在安全风险,如网络攻击、数据泄露、虚假信息传播等,国家间有必要携手制定管理框架,对其加强监管治理。另一方面,各国技术发展程度迥异,加强合作才能弥补技术发展鸿沟,避免出现技术“掉队”。

  为加强人工智能国际合作,当天论坛上,中国发布《中国—上合组织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建设方案》,并发出共建邀请。据悉,中国—上合组织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建成后,将在夯实人工智能发展基础、提升开源开放服务、加强产业合作对接以及促进人才培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
  该中心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:共建高质量数据集和语料库;提供数据共享、模型共享等公共服务,开发人工智能主权大模型,建立标准互认机制;共同建立人工智能产业供需对接绿色通道;体系化设计培训课程,加强人员互访、游学等。

  在白俄罗斯通信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塔蒂亚娜·鲁斯克维奇看来,目前许多国家已制定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战略和计划,这表明全球已认识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。她期待,在上合组织合作框架下,成员国之间可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,发挥各自技术优势,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社会和人类利益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全国政协委员张兴赢:提高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的气候韧性

2023年,江西开展“优化涉台营商环境”专题调研,推动各项惠台政策落到实处。去年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,组织在全省集中开展服务台企走访活动,送政策、问需求,解难题、促发展,协调解决用工短缺、海关报关清关等问题82件。

中方对肯尼亚近日遭受严重洪涝灾害表示诚挚慰问

2024北京文化论坛将于9月19日至21日在京举办。演员于和伟在采访时谈及中国影视剧的海外传播,他表示艺术是无国界的,有一些《三体》的海外粉丝,推荐过电视剧版的《三体》。“首先它有庞大的粉丝基础,是文学先让很多的不同国家的人知道了,所以他才会关注。所幸的是我们的这个电视剧,没有让他们失望,这是非常开心的事情。”他表示,所有文艺作品都差不多。“要讲我们是一群什么人,观众才会喜欢,才会被感动,好的东西是可以共通的,好的作品也是可以共通的。”

第七届中华设计奖揭晓 全球2万余件作品参赛

据克里姆林宫网站消息,普京在会见时表示,俄罗斯将继续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多个领域开展积极合作。他指出,俄罗斯仍是世界上核能领域的引领者,不仅开发运营、积极发展核能,而且认为它是环保清洁型能源。俄罗斯尽一切努力提高核能设施的安全性。俄罗斯正在按照现代原理建造一系列新的核电设施,这些核电设施不仅在俄罗斯,而且在全球经济和能源领域也有很大需求。俄方愿与所有感兴趣的合作伙伴分享发展成果。

我国科研团队在二维高性能浮栅晶体管存储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

谈及如何定义美中关系,欧亚集团中国部门常务董事、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帮办华自强认为,问题关键在于双方必须要有正确的认知。两国在描述双边关系时用的是不同框架,过去几年间美国对华关系的框架在不断变化。

中美音乐家合奏专辑共探爵士乐东西融合

江苏省南京市是33个示范城市之一。同时,也获评了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,在全国率先开展地区性托育服务新路径的探索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